新聞中心
以像增強器為核心器件的夜間外瞄準具,其工作時不用紅外探照燈照明目標,而利用微弱光照下目標所反射光線通過像增強器在熒光屏上增強為人眼可感受的可見圖像來觀察和瞄準目標。紅外夜視儀是利用光電轉換技術的軍用夜視儀器。它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前者用紅外探照燈照射目標,接收反射的紅外輻射形成圖像;后者不發射紅外線,依靠目標自身的紅外輻射形成 "熱圖像",故又稱為"熱像儀"。
作用1
夜間可見光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見的紅外線卻很豐富。紅外線視儀可以幫助人們在夜間進行觀察、搜索、瞄準和駕駛車輛。盡管人們很早就發現了紅外線,但受到紅外元器件的限制,紅外遙感技術發展很緩慢。直到1940年德國研制出硫化鉛和幾種紅外透射材料后,才使紅外遙感儀器的誕生成為可能。此后德國首先研制出主動式紅外夜視儀等幾種紅外探測儀器,在一次與英軍坦克縱隊的遭遇戰中,裝備了紅外觀瞄裝置的德軍豹式坦克在一舉擊毀兩輛英軍螢火蟲坦克,值得一提的是,此戰役中德軍使用的是主動式紅外夜視裝置,因此作戰時還有一部貓頭鷹紅外探照燈車在遠方用紅外線為豹式坦克照明。
作用2
幾乎同時,美國也在研制紅外夜視儀,雖然試驗成功的時間比德國晚,但卻搶先將其投入實戰應用。1945年夏,美軍登陸進攻沖繩島,隱藏在巖洞坑道里的日軍利用復雜的地形,夜晚出來偷襲美軍。于是美軍將一批剛剛制造出來的紅外夜儀緊急運往沖繩,把安有紅外夜視儀的槍炮架在巖洞附近,當日軍趁黑夜剛爬出洞口,立即被一陣準確的槍炮擊倒。洞內的日軍不明其因,繼續往外沖,又糊里糊涂地送了命。紅外夜視儀初上戰場,就為肅清沖繩島上頑抗的日軍發揮了重要作用。
主動式紅外夜視儀具有成像清晰、制作簡單等特點,但它的致命弱點是紅外探照燈的紅外光會被敵人的紅外探測裝置發現。60年代,美國首先研制出被動式的熱像儀,它不發射紅外光,不易被敵發現,并具有透過霧、雨等進行觀察的能力。
1982年4月─6月,英國和阿根廷之間爆發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4月13日半夜,英軍攻擊承軍據守的最大據點斯坦利港。3000名英軍布設的雷區,突然出現在阿軍防線前。英國的所有槍支、火 炮都配備了紅外夜視儀,能夠在黑夜中清楚地發現阿軍目標。而阿軍卻缺少夜視儀,不能發現英軍,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在英軍火力準確的打擊下,阿軍支持不住,英軍趁機發起沖鋒。到黎明時,英軍已占領了阿軍防線上的幾個主要制高點,阿軍完全處于英軍的火力控制下。6月14日晚9時,14 000名阿軍不得不向英軍投降。英軍領先紅外夜視器材贏得了一場兵力懸殊的戰斗。
1991年海灣戰爭中,在風沙和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由于美軍裝備了先進的紅外夜視器材,能夠先于伊拉克軍的坦克而發現對方,并開炮射擊。而伊軍只是從美軍坦克開炮時的炮口火光上才得知大敵在前。由此可以看出紅外夜視器材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作用。